德国有两个法兰克福,西部法兰克福位于德国黑森州境内莱茵河的支流美茵河畔,因此叫美茵河畔法兰克福,以区别于东部德波边境的奥德河畔法兰克福。前者是知名的国际大都市,后者则是个默默无闻边陲小城。由于大多数人所熟知的是西部法兰克福,因此,人们所说的德国法兰克福一般是指美茵河畔法兰克福。
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属德国第五大城市,它不仅是德国重要的工商业和交通中心,也是德国和欧洲的金融中心,60多万人口的城市,聚集了400多家银行和700多家保险公司,欧洲银行的总部和德国证券交易所都设在法兰克福。(手机拍摄)
![]()
高楼林立的法兰克福是德国最具现代都市气息的城市,也是欧洲少数几个有摩天大楼的城市之一,欧洲最高的10座高楼有8座在法兰克福。
二战中,法兰克福几乎全部毁于战火,千年古城变为一片废墟。重建的法兰克福美轮美奂,但却被德国人称为最丑陋的城市,因为高楼林立的市容市貌并不符合他们传统的审美观。
著名的罗马广场是老城的中心,是法兰克福现在唯一保留着中世纪城市风貌的广场。不过这个广场周围的房子都是重建的,只是每座房子都保留着原有的特色,看上去依然古色古香。 罗马广场上几幢很有特色的楼房。从左至右依次是大天使楼(建于13世纪);金鸟楼(建于13世纪);野人楼(建于16世纪); 小房顶楼(建于16世纪);大、小亭子楼(先后建于15、16世纪);再向右是著名的黑星楼(建于17世纪)。 三个连体的哥特式房子从1405年到现在都是法兰克福的市政厅,别具一格的造型使它成了法兰克福的标志。法兰克福市当年买下民房“罗马楼”作为市政厅,此后又买下了多座民房用于扩建,但扩建后的市政厅依旧称为“罗马楼”。因此,市政厅前的广场也称为“罗马广场”或者“罗马贝格广场”(Romerberg)。市政厅前的旗帜,中间是德国国旗,左右是欧盟盟旗和法兰克福市旗。
广场上这个雕塑的题材来自罗马神话。神话中米内尔娃是罗马城的守卫神,法兰克福也用她来当保护神。
广场南边的圣尼古拉教堂建于12世纪中叶,当时是为纪念批发商和贸易商的保护神尼古拉斯(Nicholas)而建。这座教堂早期是神圣罗马帝国宫廷的礼拜堂,后来成为城市议员的弥撒和祷告堂。
罗马广场旁边的圣保罗教堂因有浓重的政·治色彩而成为法兰克福最具历史意义的建筑之一。1848年5月18日德国历史上第一个经过选举产生的国民议会在这里召开;1849年,这里诞生了德国第一部统一宪·法,奠定了现今德国宪·法的基础。因此,圣保罗教堂被视为德国统一的象征。1849年5月30日,设在教堂的国民议会解散。1852年圣保罗教堂恢复宗教用途。
二战中,法兰克福旧城几乎被夷为平地,圣保罗教堂也未能幸免。由于它是重要的历史建筑,战后得到重建,并在国民议会召开100周年时重新开放。由于经费的限制,内部结构改变甚多,且不再作为教堂使用,而是作为举办各种展览和活动的场地。
竖立在圣保罗教堂小广场上的纪念碑是为纪念东、西德统一而修建的,碑顶上有和平女神雕像。 圣保罗教堂旁边的这座跨街天桥也叫“叹息桥”,不过它的作用并不与意大利威尼斯的“叹息桥”相同。威尼斯的“叹息桥”是古代死囚行刑前从监狱押送到法院验明正身的必经之路。
法兰克福老城街道。 罗马广场东边200米处的法兰克福大教堂又称为“皇帝大教堂”,是一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歌德式建筑。16世纪下半叶后法兰克福取代亚琛成为皇帝加冕盛典的举办城市后,从1562年至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灭亡,先后有10位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在这座教堂加冕。
皇帝大教堂内部。
皇帝大教堂南边不到100米就是风光旖旎的美茵河。
美茵河边的三皇教堂是建造于19世纪末期的哥特式建筑,二战中被毁后重建。教堂塔高81米,内部装饰的石柱和彩色玻璃窗十分精美。三皇教堂从1990年到1993年是萨克森州议会的所在地。


评论